外交部大楼里的故事(十)| 来自农村的外交官——外交部报到
毕业分配后,同学们三天之内统统离开母校,奔赴工作岗位。那时候“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”的口号深入人心,所以不管分配到哪里,没有不服从的。同学中有到边疆的,有到少数民族地区的,大多分配到本省各县。
别人都走了,赵民康却被学校留下十几天,帮助学校处理本届毕业生遗留下来的事情。他在大学当了四年学生干部,校方认为他参与这些事情是合适的,所以把他留了下来。
办完学校的事情后,赵民康扛起一个小木箱赶紧前往北京。小木箱是早已工作的小学同学送给他的,里面除了两件简单衣服外,主要是书,舍不得丢掉。
一下火车,赵民康就提着那个小木箱直奔外交部报到。他怕外交部批评他报到晚了,所以要校方开具了证明。
到了外交部,人家告诉他是到干部司报到。干部司一点都没有怪他,先给他开了一个单子,让他自己到部内各单位去一一登记注册。
在财务司,接待人员登记后给了他21块钱。赵民康感到奇怪,问这是什么钱,回答说是他本月的工资。赵民康问,还没上班怎么就有了工资?那人答道,一报到就等于上班了,上半月报到领全月的工资,下半月报到领半个月的工资。赵民康说他是这个月最后一天报的到,领半个月工资不合理也不应该,顶多只能领这一天的工资,要把多余的钱退还给国家。
财务司的同志哈哈大笑,说:“这方面的规定我们最了解。小同志,放心拿着你的工资吧。祝贺你到外交部工作。”
赵民康这才收下了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领到的工资。上学时他曾利用假期打工赚过钱,每天8角,但在他看来那算不上工资,今天这才真正是走上工作岗位领的第一笔工资。他很兴奋,决定留下10块买些生活必需品,其余寄回家里,从此要帮助父亲分担一些家庭的责任。
这一年,外交部招收了一百多人,位于东郊的雅宝路外交部招待所的房间不够住,就在大礼堂铺上床铺。一到晚上好不热闹,青年人开始了新的生活,都非常兴奋,能来到外界感到很神秘的外交部就更兴奋了。
到外交部自然会有很多出国的机会,一想到这里,这群年轻简直兴奋到了极点,所以他们常常半宿半宿地不睡觉,没完没了地聊。
一开始他们当然要相互自我介绍一番,其实一帮没有涉世的年轻娃子有多少好相互介绍的呢?无非是说些哪个大学毕业的、家乡何处等等,如此而已。
当各位新伙伴介绍完各自的大学之后,赵民康发现了一个问题,原来别人的母校都比自己的母校名气大,南开、复旦、外语学院、外交学院、人大、北大等等,一个比一个如雷贯耳。
自己的母校名不见经传,如果不是冠以城市的地名,人家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。可不是嘛,人家的母校都是全国重点大学,教授如云,有的历史悠久,有的名扬中外,而自己的母校成立于五十年代,处于经济、文化落后地区,仅在本省小有名气,无法与别人的母校相提并论。
然而,赵民康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矮别人半截,因为他在初中时就对所谓重点学校有看法。他认为重点学校有什么了不起,好老师、好学生、国家经费都给他们,让谁当校长谁都能搞好,有本事在同样的老师、同样的学生、同样的经费、同样的条件下,把学校办得比别的学校好,那能让人服气。
但赵民康又想,不管怎么说,眼前的这批同学到底比自己考试成绩好,人家在大城市见识比自己广,一见面讲话的语气、内容就大不相同,高出自己好几筹,不服气不行。谁让自己高考时不用心呢,怪不得别人,以后多向别人学习吧,人家会的自己也应该会,也一定能学会。
先别说,这帮年轻人中真有看不起赵民康的,而且不止一两个,因为这个赵民康个子瘦瘦的,小小的,穿得太朴素了,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农村孩子。
穿得如何可以不论,那年头朴素属于光荣之列,别人不好说什么,可那身材的确有些问题了,搞外交嘛,代表国家,应该一表人才,外交部何以挑选这样的人?
可也有几位一见面就喜欢赵民康的,感觉他朴实、诚恳,眼光里透着灵性,没有城里人能说会道,但说话实在,值得信任和交往。
有一天,来了一位干部司的魏副处长,把大家集合起来,一是宣布了十条纪律,二是宣布了每人分配的单位。
十条纪律中有三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几十年以后还记得清清楚楚:
一是保密纪律,不是自己主管的事情不要打听,不该看的文件不要看,需要保密的不能外传;
二是最好不要饮酒,如饮酒不能超过自己酒量的1/3;
三是找对象必须报告组织,没有经过审核批准不能结婚。
赵民康当然条条记得清,特别是找对象那条,可以用来说服家人不要再随便在老家为自己找对象了。
赵民康和另外两位年轻人分配到了政策研究室。外语学院、外交学院的毕业生们了解部里都有哪些司、哪里室、这个司如何、那个室怎样,他们都知道。他们说研究室是写文章的地方,赵民康他们三个是作为秀才培养的。
像赵民康这样从外地来的学生对外交部什么都不知道,分到什么单位都一样,说不出个所以然。即使知道又怎么样,反正就是一句话“服从分配”,这是当时普遍的思想观念。
魏副处长讲完话后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。有人问:“招待所布告栏里贴个通知,说部里明天晚上有电影,17级以上干部可以去看。我们是多少级?是17级以上还是以下?”学生中有人窃窃私语,说提这个问题太无知,连这件事都不知道。
魏副处长笑了,说:“你们刚参加工作,实习一年,现在没有级别,每月工资42元,这是北京地区的工资标准。全国工资最高的是西藏,属一类地区,北京是六类地区,还没有上海、广州的工资高。一年后再定级,如无问题,本科毕业生定为22级,研究生定为21级,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当然不是17级以上。”
魏副处长说,连他自己都没有资格看这样的内部电影。学生们又提了一些问题,魏副处长一一作了答复,然后告别大家而去。
就这样,赵民康进入了我国外交部,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。
— 未完待续 —
文字 / 青峰石 《外交部大楼里的故事》(小说)
图片 / 网络
排版 / 元元
外交部大楼里的故事(小说连载)
(一) “官帽”大楼里不为人知的外交事儿
(二) 周恩来的传人(上)
(三) 周恩来的传人(下)
(四)从将军到大使——兵团首长
(七)从将军到大使——大使培训班
联系我们